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27章(1 / 2)

墨卿很快反应过来:“是那个家伙告诉你的吧?”

戚暮山点了点头。

“这种事都和盘托出,他的话能有几分真?”

“……不知道。”戚暮山微叹,垂眼轻抚着手心,“但我相信他,这是他站在溟国的立场上,能做出的最好的抉择了。”

墨卿怔了半晌,失笑道:“你真是……”

戚暮山不言,顺着手心摸到白衣外袍下的云缎红衣,红衣藏在里头几乎被完全遮挡,只有举手间才会露出一截鎏金绣纹。

“我也相信你,晏川。”墨卿说,“现如今南溟的局势尚且如此,我们又何尝不是呢?近忧仍未彻底解决,又添外患。”

戚暮山凝眉道:“林州又出事了?”

墨卿颔首,正色道:“前不久江南诸地好不容易有了大降雨,但由于雨势过大,导致万林运河积水严重,堤坝坍塌,洪水发至下游,冲毁了林州大量农田民宅。”

戚暮山心头一凉:“堤坝的修缮工事不是上月就竣工了么?”

“程少卿在林州推行的新令卓有成效,可此前孟道成命人准备的石材多是低价采集的劣质毛石,鱼目混珠不易察觉,等到洪水决堤时,已经晚了……”墨卿叹了口气,“而且更糟的是,林州的粮仓也建在下游。”

一阵寒风卷进偏殿,戚暮山身子发冷,忍不住咳嗽起来,拢紧裘衣,整个人盘腿缩在一起。

墨卿听着都觉得心里疼,忙去把炭盆拿到他近前:“好点了么?”

“多谢。”戚暮山捋了捋衣袖,伸手靠近炭盆,“粮仓全部被水淹了么?”

“没,范知府当时恰在附近主持防洪事程,虽只抢救出不到半数的粮米,但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。今天线人刚传信过来,明早奏折就能送到陛下那了。”

接下来拨款救灾,又需要经手户部,有了孟道成的先例,再有福王从中作梗的话,恐怕最后到林州百姓手中的所剩无几。

境内不平,终将滋生隐患。

戚暮山侧头看向墨卿,认真道:“这一次我们要争取。”

墨卿道:“可是福王党在朝中得势,必然会给我们添堵。”

炭盆火焰嘎吱,映着戚暮山幽深的眼睛,他说:“福王势力固然庞大,但最终决定的人不是福王。”

-

次日。

啪!

昭帝猛地摔下奏折,惊得殿前诸王群臣低下头去。

“万林堤坝是谁监的工?”昭帝大怒,“怎能闹出此等纰漏?!”

程子尧跪伏在地:“是……微臣。”

昭帝微讶:“程坚?哼,朕念你清正廉明不与小人同流合污,委以重任于你,没想到竟也是乌合之辈!”

程子尧肩膀微微颤着,冷汗从鬓边滑落:“陛下!微臣为官为民,绝无有半点中饱私囊之心!堤坝工事确由微臣监工,但以劣品毛石偷工换料,微臣全然不知,还请陛下明查!”

昭帝:“修筑开工前例行要对建材进行检查审批,你当真全然不知,还是玩忽职守?!”

众臣用余光打量着程子尧,此事不能完全怪他,他不懂工事,自然也不识石材优劣。

只不过修缮万林堤坝本在半年前就上报给工部,经工部审阅及廷议后再层层传达下去。现如今其中某个关节出了问题,若要深究,一时半会儿也查不清楚,又恰逢龙颜大怒,亟需有人让昭帝出了这口气。

而那时兼署林州知府的程子尧无疑是绝佳人选。

大理寺少卿当初从林州归来如何得人惊羡,此刻就如何得人唏嘘。

大理寺的其他同僚欲言又止,终是没人敢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太岁头顶动土。

程子尧盯着自己煞白的双手,平白蒙受冤屈不知该作何辩解,可再不开口的话这身官服怕是不保。

然而下一刻,他听见身后传来虚浮而缓慢的脚步声。

戚暮山穿过旁人诧异的目光,说:“陛下,程少卿其人,诸位也了解。臣且试问,能提出收购粮米、以工代赈来稳定林州之人,当是至清至明之人,又岂会监守自盗在此等要事上以次充好?此外,修缮堤坝用的石材是前林州知府孟道成,在臣等抵达林州前便备齐的,这一点工房的书吏均有记录,而今石材出了问题,也不应全是程少卿的过错。”

昭帝似是消了些怒火,听着戚暮山的话,陷入沉思。

戚暮山长身玉立于殿前,羸病丝毫没有压弯他挺直的脊背:“况且臣与程少卿在林州共事,程少卿未能尽职,也是臣失职。臣知陛下心系林州,如若降罪程少卿能解陛下心头愤恨,臣恳请陛下一同惩处。”

程子尧闻言忙抬头:“陛下!要罚就罚微臣一人!”

先不说他无意拉人下水,就戚暮山这身子,根本受不起廷杖,慌乱之下脱口而出:“微臣蒙受此冤,无以辩白,愿以死明志!”

说着,转头望向殿内最结实的盘龙顶梁柱。

这下大理寺忍不了了,加之有靖安侯打头阵,边冲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